小麥玉米均高產,這個合作社糧食競賽如何拿冠軍
近日,濰坊市下發《關于2024年全市糧食高產競賽情況的通報》,諸城市相州鎮農耕農業專業合作社實打測產周年畝產1986.3公斤,榮獲2024年濰坊市全年糧食高產競賽冠軍,其中小麥實打測產864公斤/畝,位列全省第6名、濰坊第2名;玉米實打測產1122.3公斤/畝,位列全省第3名、濰坊第1名。
重合作、共致富,大田托管蹚出新路子
諸城市相州鎮農耕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范云飛是一名退伍軍人,退伍后不失軍人本色,以鄉村振興為己任,從基層技術人員做起,腳踏實地,最后一步步走上管理崗位,以一顆回報社會的赤子之心致力于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今年以來,諸城市相州鎮探索股份合作發展新路徑,沿相石路打造6000畝“社企融合·共富先行”金梧示范片區,范云飛借此契機,依托密州種業萬畝高產良種育繁推項目,積極參與到股份合作中來,通過與小梧村股份合作社合作,組織和引導農民參與合作社發展,帶動12個村的2000多戶農民進行糧食規模化生產,托管土地8000多畝,全程構建“農民承包種植——派員技術服務——企業保價買單”的閉環機制,切實幫助農戶解決了“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務,缺的是技術、愁的是銷路”問題。
拓思路、強服務,科學管理助力高產量
目前,還有很多小農戶依然還在用傳統的耕作方式和管理技術來種田,產量高低過于依賴天氣情況和品種的特征特性,在遭遇極端惡劣天氣時,容易造成糧食嚴重減產。解釋千萬遍,不如做一遍。該合作社在土地托管過程中提供全鏈條農業服務,積極推行統一機耕、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飛防、統一去雜、統一收割、統一收購、統一銷售的“八統一”菜單式托管模式,不斷提升水肥一體化、氣象監測、土地監測、蟲情監測、全生育期監測水平,通過服務節約了農村勞動力和成本,畝收入增加200元,僅此項為農戶增加收入200多萬元。同時,對托管土地積極推廣以種適地、以地適種,土肥相適、種肥相適的“四適”種植模式,對每個地塊進行合理配種,實現糧食年年高產。
育良種、展良技,先進技術打造強支撐
說起種糧增產又增收的秘訣,范云飛說:“要想多打糧,科技要跟上。今年玉米取得這么高的產量,主要是因為增加了種植密度和運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今年示范基地引進了小麥雙鎮壓精量播種機和帶導航功能的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等先進機械,改變傳統播種方式,基地種植的夏玉米播種密度達到了7700株/畝;全部鋪設滴灌水肥一體化設備,實現精確保量施肥的需求,為提高產量提供了硬件保障。
獲得濰坊市“糧王”后,范云飛說:“我們合作社全體老少爺們很開心,也是對我們合作社這一年來工作最大的鼓舞和肯定。”下步,合作社將借助種子公司的科研優勢,選擇新品種中的優良品種,結合先進的農業機械和配套技術,為全市糧食豐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