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便利,尤其是就近滿足“菜籃子”需求,關系千家萬戶。我市各區在城市改造提升中下足功夫,強化精細管理,不斷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就近滿足居民“菜籃子”需求, “圈”出幸福生活。清晨,陽光灑在西青區張家窩瑞欣家園社區,住在這里的劉阿姨將孫子送到附近的小學后,便在家門口(天津南站片區)的新建菜市場開啟了“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餐飲購物沉浸式體驗”。
“以前買菜得去較遠的地方,現在出小區過條馬路就到這個市場了,我們家每天三頓飯都離不開這里。除了蔬菜、水果,市場里還有很多小吃,很有特色。市場里‘你買菜 我幫炒’的餐飲模式,對于我這樣不擅長做飯的人或者忙碌的雙職工家庭來說,簡直太方便了。”日前,記者跟隨劉阿姨來到了位于天津南站片區的大福圓市集·楓雅道菜市場。進入市場,令人瞬間感受到古風與現代混搭的獨特風格,賣場入口影壁墻上鑲嵌的大尺寸智慧顯示屏,方便顧客提前了解市場內果蔬的溯源情況、當日檢測結果和市場實時交易量等動態信息。“今年4月,新建的大福圓市集·楓雅道菜市場正式運營,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分為蔬菜水果區、活魚水產區、美食區。現場制作的西北角老味牛肉餅、涼皮、酥餅、飲料等都是人氣較旺的商品。菜市場還為前來購物的市民提供洗切一條龍、自助稱重等多樣化便民、利民的延伸服務。”菜市場負責人唐偉介紹說。“該菜市場開業,讓南站片區居民‘買菜難’的問題迎刃而解,也讓該區域的宜居指數再提升。”西青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福圓市集·楓雅道菜市場的建成可惠及周邊4個社區約2萬名居民,更好滿足附近百姓“菜籃子”需求。
在寧河區蘆臺街道商業道與震新路交口處新升級改造的天津市綠野欣都購物中心(以下簡稱綠野欣都)內的美食街,同樣成為附近居民日常離不開的三餐“打卡”地,非遺美食河蟹面、張云凱特色鍋貼更是吸引了不少京冀消費者。“這個美食街是近兩年跟著旁邊的商場一起升級改造的,以前這里的環境比較差,尤其遇到雨雪天氣,地面比較泥濘,所以那時我不太喜歡來這里。”住在綠野欣都附近朝陽花園小區的胡女士告訴記者,“升級改造后的商場和美食街不僅寬敞明亮,而且有空調,冬暖夏涼。現在我特別愛帶老人、孩子來這里用餐、購物。”據了解,綠野欣都2008年開業,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老化,無法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為了更好地發揮老街文化魅力,實現老街品質革新和服務升級,滿足廣大消費者需求,2023年2月綠野欣都啟動全面升級改造工程,提升了建筑與環境空間的品質,改造后于同年8月盛裝開業,一座煥新的城市商業中心呈現在大眾視野里。一些商戶表示,目前日均客流量比改造前增長了至少50%。
“改造升級后的購物中心,包含商業街2層(室內步行街)、購物商場3層,引進商戶共700余家,內部在空間布局上將不同業態進行融合補充;美食街區內,通過不同主題雕塑、休息區布置,提升沉浸式消費體驗,打造休閑地標屬性。”寧河區商務局商貿科相關負責人胡振業介紹說,“近年來,我們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宗旨,通過‘新建+煥新’雙輪驅動,建成保利匯錦商業廣場、麒麟巷時尚步行街等5大社區商貿中心,改造升級綠野欣都為‘美食文化體驗街區’,創新引入社區食堂、智慧藥房、親子成長中心等20種新興業態,讓居民步行15分鐘即可享受‘一站式’品質生活服務。”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